6
月
21
日
石鼎声中朝暮,纸窗影下寒温。
逾年不与庙祭,敢云孝子慈孙。
宋·范成大
夏
至
夏至特征及气候状况
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,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。
在夏至这一天,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“立竿无影”现象。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,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、从化、封开,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。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,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,观察一下“立竿见影”如何变成“立竿无影”。
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,空气对流旺盛,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。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,降雨范围小,人们称“夏雨隔田坎”。
夏至不过不热”,夏至虽然日照时间最长,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。
夏至养生
在夏至后,饮食要以清泄暑热、增进食欲为目的,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,宜清补。
可以多喝点绿豆汤,食用新鲜蔬果,冬瓜、苦瓜、西瓜、空心菜、苋菜都是应季的蔬果。同时注意避暑祛湿,可食用薏米、茨实、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品;
清热去火方面可以用苦瓜煲瘦肉,丝瓜炒芹菜,竹叶、白茅根等清热中药来泡水饮用;容易出汗过多的人,可以适当用西洋参、麦冬、百合等滋阴中药煲粥、煲汤,有益气养阴的作用。
供稿:综合办公室
原标题:《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