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梅姗姗风味星球收录于话题#猎奇25#广东7#海鲜4
十摄氏度,湛江一年里经历的最低气温。
路边的木瓜树、假槟榔和大王椰仍然翠绿的直立在人行道两旁。虽说风不小,结满果实的亚热带树木并没有过分摇晃。走在大王椰树下,你不用担心突然被椰子砸到脑袋,只需专注欣赏人行道边开得烂漫的各色美艳。
湛江街边随处可见神奇的亚热带植物
*作者供图
这里是湛江,小学课本里“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,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…天空飞翔着白色的、灰色的海鸥,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”的地方。
湛江海边的景致,跟曾经课本里描述的一样
*作者供图
所有媒体都在告诉你,来湛江就是“性价比海鲜吃到饱,炭烤生蚝白灼八爪鱼砂锅焗蟹加起来人均不到块啊”!但湛江的人会跟你说,我们平日过日子,也不完全是这样。
湛江人的日常是由另一群滋味组成的,而它们才是湛江最隐秘而熟悉的味道。
早上九点半,老街坊开了近20年的亚喜肠粉王,最后一份招牌肠粉被一对年轻的小情侣买走了。
*大众点评
店铺里黑黢黢的,面向步行街的临街开放厨房,老板和伙计正在准备中午自选快餐的菜式。店员一个个忙得眉头紧锁,每个人专注自己手上的事儿。此时路过想要吃一碗粉,声音不硬气些,老板伙计根本不搭理你。
湛江人绝大多数早晨是被小油条或粉叫醒的。小油条界的代表,就是因《隐秘的角落》出圈的老水井油条店,一份小油条一杯豆浆,围坐在老水井旁边速速解决,《隐蔽的角落》里刻画的真实而亲切。
这家老水井油条如今已搬迁
*大众点评
亚喜这样的老街坊肠粉店,拿手的则是湛江人清晨的另一份滋味:粉。牛腩粉肠粉拌粉都常见,还有招牌的“亚喜肠粉”,只可惜没赶上最后一份。牛腩粉是家常的味道,牛腩牛筋分量不多,汤底也是家常牛肉汤味,粉没什么劲道,吃的是一份“爽滑”。
湛江的牛腩粉
*作者供图
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豆芽粉卷。爽薄的米粉皮里被卷上了掐头去尾的银芽,佐料是店家自制的甜酱油和一勺韭菜油——湛江的早餐精华。在湛江,没有韭菜油的拌粉是没有灵魂的。最后撒上白芝麻,浇上蒜蓉辣酱。
咬一口,爽薄的米粉沾满了韭菜油那别致的香气和甜酱油的甜咸鲜,咀嚼间,银芽清脆的汁水充盈口腔,炒熟芝麻的香气也在唇齿间绽放,蒜蓉辣酱给舌尖带来最后一击。好吃啊!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
豆芽粉卷
*作者供图
制作这样一份豆芽粉卷需要比肠粉更多的时间精力,价格却和现蒸肠粉一模一样,不够吃再来碗牛腩粉。有肉有粉有银芽,加起来总共也不到15元。
下午三点半,专营午后小吃的符姨还没准备好,人已经陆续开始排队了。店铺就是符姨的家,只不过她家在一楼,可以稍稍在院子里打一个不起眼的招牌。
隐藏在居民小区一楼的小店
*作者供图
符姨的小店里卖两种类型的小吃,一种是传统湛江糖水,一种是类似簸箕炊、田艾籺这样果腹的小吃。
湛江糖水拥有广州等地见不到的朴实无华。本地人从小熟悉的鸡屎藤粑仔糖水,真的只有加了鸡屎藤的木薯团,开水和白糖。一份三块钱的价格,除了湛江再也难寻。味道是白糖加水,简单又直接。
最朴素的糖水
*作者供图
簸箕炊则是湛江的一个隐藏小吃,最早是人们为庆祝稻子丰收做的一种小吃,因此又被叫作“吃新”。
符姨和帮手阿姨会将大米磨成米浆,放到簸箕中蒸熟,等一层熟透后再淋上另一层米浆,直到达到一定厚度,最后切成菱形块,撒上香油、芝麻与酱油等等佐料,就是一份簸箕炊了。
最传统的制作簸箕炊的方法
*三联生活周刊
还有田艾籺(饼),跟客家的艾角有着灵魂的相通,只不过馅料上略有不同,花生萝卜丝和肉末是咸馅儿的主要组成,但艾饼的皮又是甜口的。独属于岭南的甜咸交织,是一种需要适应的美味。
跟艾角很像的田艾饼
*作者供图
无数的邻里是吃着符姨的小吃长大的。
以前这里根本都没有招牌,就是大家都知道符姨做小吃好吃,她也会在孩子们放学的前后,多做一点售卖。慢慢地,邻里名声起来了,她干脆就做成了一个小店。
但小店自带符姨的随性。虽说标榜2点半开门营业,但如果你掐点来,几乎什么都吃不到。她只是刚刚开始制作,并且并不很愿意搭理你。
竹蔗茅根糖水、田艾饼、簸箕炊、糖水一件件缓慢出炉,每一个都真材实料到让人为其低廉的价格感到心疼。
真材实料的糖水
*作者供图
但这就是湛江。在这里,生活意味着舒适、缓慢、物美价廉。
晚上7点半,以“湛江白切鸡鸭”为招牌菜的街坊小炒餐馆才七七八八坐的差不多满。
在湛江,白切鸡随处可见
*Aires行记
不大的门面,破旧甚至斑驳的墙面,还有一看就上十年的桌椅板凳,来这里吃饭的人求的就是一口熟悉和安心。
店里没有菜单,菜的照片就在墙上,但这并不是附近居民进来会点的味道。他们会瞥一眼小冰箱里的新鲜鱼虾,然后跟店员脱口今天想吃什么。
墙上的菜单,但老食客并不会看
*大众点评
白切鸡或白切鸭是每桌必点的。据说老板在乡下有亲戚,鸡鸭都是养足了肥膘和年岁专门送过来的。
这也是白切鸡在湛江如此优秀的原因之一。
这里的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,无论是品质还是年岁脂肪,鸡在湛江起平线就非常高,于是只要是一家存在了5年以上的老店,它的白切鸡鸭就不可能不好吃。
*aires行记
跟广州的白切鸡不大一样,湛江人在白切鸡这件事上,除了追求切骨有血,鸡皮脆爽,鸡肉嫩弹之外,还讲究鸡皮下那一层肥蕴的脂肪。
当皮下脂肪和黄脆爽的鸡皮在38度的口腔里慢慢融化,再配上沙姜酱油独特的清香咸鲜,你会顿悟油脂为什么是人类永恒的爱人。
朴素的湛江白切鸡
*作者供图
海鲜也是桌桌必备。湛江人吃海鲜没有弯弯绕,家常的白灼爆炒做汤基本囊括了全部。
是的,湛江所有鱼虾贝类都可以简单煎一下后加水成汤。我喝过最神奇的海鲜汤之一,就是这里的生蚝韭菜沙姜汤:湛江生蚝个头肥大,口感如豆腐一般,在花生油里简单炒制之后,加上了大量的韭菜和沙姜末,简单加盐就是一锅汤。第一次看见,你会恍惚:这搭配,不该是炒菜么?
而沙姜和韭菜,则是湛江味道的另一对隐藏密码。
切好的沙姜
*SunSun
在湛江随意吃三天,你会发现韭菜沙姜无处不在:小店的猪杂胡椒汤里飘着沙姜和韭菜,肠粉店的桌面上有韭菜熬的油,所有蛋白质都可以跟沙姜一起煲炒,所有海鲜都可以来一小把韭菜。
从小在湛江长大的老洪也说不出来为什么,他甚至没意识对组合出了湛江就“不常见”,只是记得家里总有韭菜和沙姜,做什么都可以放一些。
韭菜生蚝汤
*大众点评
一份半只白切鸡,一份什鱼煲,再加一份沙虫粥,两个人都吃不完的量,价格不到块。有懂行的人还会点一份腌泥丁——就是凉拌汆熟的沙虫——就基本囊括湛江最经典的滋味了。
炸沙虫也是湛江一个特色
*Aires行记
因为《隐秘的角落》,湛江出圈了。但走在湛江街头,吃着人们熟悉的日常滋味,你不会感觉到这里发生了多么惊人的变化。早上十点,卖完早饭手工的店铺仍然不会多开一分钟;下午三点,该打麻将的人们还是会坐在海滨公园欢乐的搓上一局。
工作日下午在海滨公园打麻将的人们
*作者供图
所以说,生活在湛江那种低成本、高舒适度的惬意,恐怕才是湛江隐藏最深的秘密吧。
作者:梅姗姗
排版:风味君
头图:Aries行记
图片部分来源网络
原标题:《湛江人吃喝日常:花最少的钱,吃最鲜的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