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说“一两茯苓一两金”,说起茯苓,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,它是一味最为常用的中药,又是一味滋补佳食,历代医学家早将其列为国粹中药的“四君八珍”之一。
茯苓为治湿毒要药,归经脾肾,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的作用。它既能渗利湿浊之邪,又能正化湿浊而使之归清,湿渗浊清毒解,精微固藏,尿蛋白自可消除。
王先生,33岁,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应酬,工作太忙会经常憋尿,经检查,他的血常规尿蛋白、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,经常感到疲乏无力,并伴有排尿不畅、频繁排尿的问题。
除上述症状外,还伴有咽干口渴、双下肢微热,时感疼痛。其舌质淡红、苔薄白,脉细,尿蛋白在以上,证属湿热内蕴、迫及下焦。
根据他的情况我开了一方:石韦、白茅根、茯苓、猪苓、葛根、鸡血藤、甘草。
饮食方面,我嘱咐他控制蛋白质摄入,限制盐的摄入,因为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水肿和高血压。控制糖分摄入,高血糖会损害我们的肾脏功能,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,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蛋白质。
经过不到2个月的调理,王先生的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,泡沫尿等症状也得到了缓解。肾病属于慢性病,中药调理肾病不仅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,也会调理我们的体质,只有体质好了,以后才不会复发。
肾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:1、饮食调养: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,多食用健脾补肾的食物,如山药、枸杞、红枣等。同时,避免过度摄入高蛋白食物,以免加重肾脏负担。
2、作息规律: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肾脏的保养。
3、适当运动:适当进行运动锻炼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有助于增强体质,促进气血运行。
4、心态平和: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和疾病的预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