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儿科中医叶冬兰。
近期,不少家长反映孩子鼻子不舒服,频繁打喷嚏、流鼻涕,鼻子干痒,脾气暴躁,晚上睡觉也不安稳。这种情况往往是肺燥阴虚所致。
夏季孩子易出汗,津液损耗,秋季气候干燥,雨水稀少,身体就容易出现肺燥阴虚的状态,此时滋阴润肺刻不容缓。
那什么是“阴”呢?
在中医里,“阴”是全身各种阴液的统称,包括精、血、津、液等。人体阴阳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,若阴液亏少,无法制阳,阳气相对偏亢,就会呈现虚热之象,即中医所说的“阴虚内热”。
打个比方,人体犹如架在炉子上的铁锅,阴液(水)越少,越易沸腾发热,人会感到浑身干燥灼热。在鼻炎患者身上,就表现为鼻腔干燥、瘙痒,症状加重。
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孩子是否肺燥阴虚:1.鼻腔常感干燥,甚至疼痛,喜用凉水湿润鼻腔;2.易流鼻血,尤其在干燥环境或夜间;3.莫名心烦,因鼻炎不适而脾气大、爱哭闹;4.睡觉时呼吸不畅,有时张口呼吸;5.眼睛可能干涩,频繁揉眼;6.大便易干燥,排便困难。前段时间,我接诊了一个8岁女孩。
她患鼻炎两年,近期症状加重,频繁打喷嚏、流鼻涕,鼻塞严重,晚上难以入睡。孩子称鼻子干痒难受,心情烦躁,吃饭没胃口,大便干硬,两三天一次。观其舌质红,舌苔少且有裂纹,这明显是肺燥阴虚导致鼻炎加重。经过辨证,我为她开具了滋阴润肺、宣通鼻窍的中药方。
方中有沙参、麦冬、玉竹等,可滋阴润肺,解决鼻腔干燥、大便干硬问题;辛夷、苍耳子宣通鼻窍,缓解鼻塞、打喷嚏;桔梗、生甘草清热利咽,调和诸药。
用药两周后,孩子鼻炎症状明显减轻,鼻子不再干痒,睡觉安稳,大便也恢复为一天一次。后续我根据孩子情况调整方子,继续巩固治疗。如果孩子有阴虚内热表现,症状不严重时,家长可先尝试食疗。若症状严重或食疗效果不佳,再采用药物系统调理。
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个滋阴润肺、通利鼻窍的食疗方——百合银耳羹。
此羹适合肺躁阴虚乃至全身阴虚引起的孩子胃口差、营养不良、咳嗽、咳痰、睡眠不好等问题。
组成:百合、银耳、冰糖。
做法:先将银耳泡发,与百合一起煮至软烂,加入冰糖调味即可。
药理:百合能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;银耳滋阴润燥,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,长期食用可润肤;冰糖既能调味,也有润肺功效。
注意事项:若孩子体质虚寒,容易腹泻,则不适合食用此食疗方。一般根据孩子具体情况,我在临床上会进行加减。比如脾胃功能较差、易腹胀不消化的孩子,可加点山药、白术、陈皮等;容易流鼻血可加白茅根、藕节炭;鼻腔特别干燥的,可加芦根、天花粉等。最后提醒家长们,食疗可作为平时调养之用,但具体使用需辨证。若食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