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,因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眼底病变失明率位居各类疾病之首,据权威统计,我国有1.1亿糖尿病患者和2.8亿高血压患者,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。
其中,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国尤为普遍,就算可以通过打针,激光等手段来治疗,我国每年依旧有~万人因它而失明。
那么,面对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,我们真的只能坐视不理,等待失明的到来吗?
其实不然,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眼底微血管病变,进而引起视网膜缺血、缺氧,最终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但幸运的是,这种病变并非不可逆转,只要我们及时发现、积极治疗,大部分患者都能保住视力。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张源自张怀安留下的一张神奇药方——养阴益气汤,出自《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》,是张怀安老先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,结合中医理论,精心研制而成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方。
该药方以养阴益气、活血通络为主,旨在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,改善微循环,从而缓解眼底病变的进展。
案例
之前接诊一名高龄患者,王先生,69岁,退休教师。患者自述:半年来视物不清晰,且逐渐加重,小便多,困倦乏力。“糖尿病”已有8年,目前血糖控制较差,饮食方面总是控制不当。
检查:右眼视力0.4,左眼视力0.3。双眼玻璃体混浊,视盘大小颜色正常,视网膜可见小片状出血,周边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虚无力。
根据患者情况以养阴益气汤加减开方:生地黄,玄参,麦冬,天冬,玉竹,知母,生石膏,黄芪,白茅根,丹参,牛膝,甘草。
患者服用2个月后,症状有所改善,但发现患者的黄斑区水肿还没有完全消退。于是加茯苓,白术,薏苡仁,车前子,以利水渗湿,消黄斑水肿。
三诊时,患者自述双眼视物较前清楚,口渴多饮,小便多等症状已消除,精神较前好转。检查视力:右眼提升到0.6,左眼提升到0.5。
为何有如此疗效?
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防治指南》指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,以气阴两虚、肝肾不足、阴阳两虚为本,脉络瘀阻、痰浊凝滞为标。一般治疗时要全身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。
而从患者王先生的症状表现来看,判断他为气阴两虚症,气虚水湿运化乏力,气虚不能摄血,故见视网膜水肿、渗出及出血,全身及舌脉表现均为气阴两虚之候。
给他用到的方子中生地黄、玄参、麦冬、天冬、玉竹、知母、生石膏均为养阴清热之药,能够滋阴润燥,调和体内的阴阳失衡,对于因糖尿病引起的阴虚火旺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。黄芪作为补气良药,能够增强机体的正气,提升免疫力,对于气虚乏力有良好效果。白茅根、丹参、牛膝则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够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,减少视网膜的出血和水肿。甘草则作为调和诸药之用,使整个方剂更加和谐统一。
后经两个月的治疗,虽然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,但黄斑区水肿仍然存在。因此,我又在方中加入了茯苓、白术、薏苡仁、车前子等药物,这些药物具有利水渗湿、消肿利尿的功效,能够进一步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,减轻黄斑区的水肿。
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既要针对全身的气血阴阳失调进行治疗,又要针对眼部的具体病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通过调和阴阳、补气养阴、活血化瘀等方法,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,提高视力,减轻眼部的病变。同时,中医治疗还具有副作用小、安全性高的优点,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。
我是河南中医院中医眼科娄彦蕊,我从事中医眼科的治疗已经近20年了,擅长各种眼底疾病。
如果您也面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老年性黄斑变性、视网膜静脉阻塞、干眼症、青光眼等眼科疾病,中医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