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季,暴晒和暴雨轮流上岗,“暑”、“湿”袭来,让人浑身难受。
暑湿侵袭的这些表现,
你中招了吗?
1、气血:易疲倦、头昏沉、睡不醒等;
2、脾胃:没食欲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粘腻等;
3、筋骨:颈肩难受、腰膝酸软等。
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?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,如何夏季防暑湿,顺时养生护筋骨。如何顺时养生防暑湿?
夏季,天地间阳气充盛,湿热也盛。
天气炎热易出汗,本来能够借此排掉一些郁结在体内的寒、湿。
然而在现代生活的空调、冷饮等防暑“神器”加持下,大家普遍吹风多,出汗少,贪凉饮冰,反而阳气更容易受损,体内的寒、湿更多。
因此,夏季养生分为户外和室内两个方面,要点各有不同。
户外:注意防暑,顺时升阳
天气炎热,当以避暑为第一要义。
但避暑并不代表拒绝户外活动,只是要做好防暑措施。
出门在外,备好防晒帽、防晒衣、墨镜及晴雨两用伞等物品,在时间允许的情况,尽量避开10时-15时的高温时段在外活动。
“春夏养阳”,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,此时顺时升阳,户外运动既可以升发阳气,又能够通过适当的出汗将寒湿排在体外。
不过需要注意运动的时段和运动的强度,避开高温时段,选择一些适度出汗的运动。
中老年人建议做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,例如散步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。
年轻人则可以适当增加强度,可以跑步、爬山、游泳等。
户外活动后,吃冰饮冷,虽然能缓解一时的暑热,但食用过度,或者体质不合,就会伤及脾胃,引起水湿滞留,出现不适。
清热消暑,我们更推荐这样做:多次少量地补充水分,建议喝常温或温热的白开水。如果觉得白开水寡淡无味,可以改成淡盐水,或者是自制一些清热消暑的养生饮品。
消暑饮品
冬瓜薏米水
材料:带皮冬瓜一圈、薏米一把、姜丝少许。
做法:冬瓜带皮切块、薏米(怕寒者可炒制后再放入)、姜丝放入壶中,加入ml水,煮20分钟后,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少许冰糖,放到合适温度即可装入杯中外带饮用。
功效:清热消暑、利水消肿。
注意事项:脾胃虚寒、经期妇女或者孕妇不适宜饮用。
消暑饮品
竹蔗茅根水
材料:茅根,竹蔗,马蹄,红萝卜。
做法:所有材料清洗干净,茅根切成长度适中的小段,竹蔗、马蹄、胡萝卜去皮切块一起放入煲中,加入ml清水,煮1-1.5小时后,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少许冰糖,放到合适温度即可装入杯中外带饮用。
功效:清润解毒,清热利尿。
注意事项:脾胃虚寒、经期妇女或者孕妇不适宜饮用。
室内:防寒保暖,祛湿升阳
在室内的空调环境下,出汗少,寒湿在体内积聚,此时则更要注意防寒保暖、升阳祛湿。
首先要注意冷热交替的防护,在出汗或被雨淋湿后,我们应该及时更换衣服,擦干头发,等下降的体表温度回到常温后,再进入空调房。空调房内,则要做好以下防寒措施:
1、温度控制:建议年轻人室内工作温度调到24℃-26℃,睡前调高至26℃-27℃;老年人则建议调整至27℃-28℃,睡觉时温度可以再调高些,或选择关闭空调。
2、空调挡板:调整位置或用挡板避免直吹;
3、衣物保暖:穿着有领衣物或用披肩、丝巾盖住肩颈;穿长裤、长裙避免露膝,做好保暖;老年人还可以备一件外套,起夜时披上,避免受寒。
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(三甲)神志科中医范小会,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,焦虑症,抑郁症,精神分裂,失眠症等。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,可以进我主页粉丝群,把你的具体问题发给我,我来帮你辨证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