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万物燥,随着空气中的水分偷偷溜走,咱们的身体也愈发的不适应。
这“秋燥”还分为不同的层度,初秋的“燥”叫做“温燥”,偶尔口舌干燥,皮肤紧绷,多喝水、多补水是关键;现在晚秋的燥叫做“凉燥”,除了干燥外,还会有流鼻涕、打喷嚏等,“凉燥”的时候一定要记得,莫贪凉,多喝汤,尤其是润燥润肺的汤要多喝,调理好肠胃才会身体舒服,平安过秋天,也能更好的做好迎接冬季的准备。
一梨润三秋,今天分享的是一款经典“去凉燥”的汤:小吊梨汤,简单点做也可以当成冰糖雪梨,主料是秋月梨,辅料是芦根、红枣、银耳、百合等,在家隔三差五煮一锅给家人喝,去燥润肺又健康,还不怕有科技与狠活,这碗果羹有讲究,多喝点身体舒服!
梨子有“百果之宗”的美称,它是典型的白色果子,是秋季润燥的佳品,配上白色的银耳、百合、芦根、冰糖等一起做甜果羹,秋季想燥都不容易。
很多朋友都知道秋季多吃梨能预防咳嗽,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,怎么煮才有食疗效果,今天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。
:秋月梨、银耳、琵琶干、红枣、百合、芦根、冰糖、红糖、食盐。
第一步:银耳、百合、芦根清洗3遍,泡水10分钟。
第二步:红枣、琵琶干,清洗两遍。
第三步:处理梨皮。梨果皮中的含量比果肉高,自古就是入药用的,从某种程度上来,梨皮食疗价值更胜于梨肉,所以吃梨的时候,皮不要扔掉,用1勺盐搓洗几遍,然后清洗干净削下来。
把削下来的梨皮和芦根放在纱带里,固定好。之所以单独把它们两个隔开,是因为煮完以后,只有它们两个不用吃,其余的都可以吃。
每个地方吃梨的习惯不同,山东特产梨,种类也多,但是老人多认可这种“紫皮”秋月梨的食疗作用,它果肉细腻、肉多没有渣、核子也小,炖出来的汤不放糖都清甜,给孩子喝的话,不用放糖。
第四步:把银耳、百合、芦根和梨皮限放进去煮开10分钟,然后再放红枣、梨子和琵琶接着小火炖1个小时。
一定要注意:炖汤的红枣要选择质量好些的,不要买那种便宜泡过药水的,不然炖的汤会发苦。
这是炖了45分钟的样子。梨子炖软烂了,银耳多搅拌几次也出胶了,整体颜色慢慢变成了淡*色。
一个小时后出锅,汤本身非常清甜,喜欢喝甜点的酌量加入红糖和冰糖调味,少量加点盐进去也能提升糖的甜度和口感层次。我放的是我们当地的人参红糖,真是怕了添加剂,放的时候特意看了下配料表,没有。
除此之外,天凉还推荐喝这两种梨子做的甜汤:和。
做法也简单,2碗水小火炖成1碗,放入红枣、梨皮、姜丝进去一起煮,出锅放点红糖即可。大枣、生姜和红糖都具有很好的益气、散寒的作用,适用于手脚发凉、脾胃不好的人群。
很多朋友没有喝过,用的是鲜芦根适量、鲜白茅根适量、梨皮适量和清水一起放入锅中烧开,小火煎煮10分钟,就能喝了了,主要是适合秋季口干、咽痒的人喝。
秋季除了多喝汤,要注意的就是调理好肠道,另外再推荐一种水果的吃法:秋梨、苹果建议切片,放上冰糖,上锅蒸着吃。水果蒸一下由凉性变温性,增加抵抗力还不会腹泻。
其实我们身体最重要的是肠道健康,它均衡,我们就健康,它健康,我们就抵抗力强,秋季不贪凉,平安保健康。
我是宋宋,喜欢我的文章点赞、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aimaogena.com/bmgxw/12371.html